一年一度的盛會又到了,
今年承接去年的完跑(完補)策略,然後再優化完賽時間。
所謂優化完賽時間,指的是在官方設定的關門時間 (半馬限時 3.5Hr) 前,在賽道上把吃吃喝喝的時間用好用滿。
有點像「關門馬」的概念。
這不是大會官方的版本,但如果想用另一種方式去享受田中馬拉松特有的風情,可以考慮看看喔!
在這個時代,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。
一年一度的盛會又到了,
今年承接去年的完跑(完補)策略,然後再優化完賽時間。
所謂優化完賽時間,指的是在官方設定的關門時間 (半馬限時 3.5Hr) 前,在賽道上把吃吃喝喝的時間用好用滿。
有點像「關門馬」的概念。
這不是大會官方的版本,但如果想用另一種方式去享受田中馬拉松特有的風情,可以考慮看看喔!
有時候,會搞不楚自己到底是退化了還是沒有。幫忙解女兒的數學題時,解出來會覺得自己腦子還堪使;但看偵探電影時,關鍵情節卻要用回放的方式,看兩次才知道原來如此。
參加過的路跑也是。這次在賽前整理行李的時候,才發現原來我沒有參加過新竹馬的半馬。之前兩次都是報全馬,高架快速道路(現在絕響了)、城區巡禮、公園竹田、水源河濱、十八公里海岸線、再加上大風、大雨、烈日,跑在新竹的回憶參雜著平日在地練習的記憶,久而久之,我都快分不清楚哪些是比賽,哪些是練習了。後來想想,只要腦袋回放裡眼中看出去看得到其他成群的跑者,應該就是賽事;反之則是練跑。
在台灣參加路跑活動跟上學一樣,「開學」總是在九月份左右,跨過12月到隔年的四月左右結束。這幾個月份,天氣不熱,早晨的氣溫在15~20度之間,跑起來心曠神怡,適合舉辦路跑活動。對我而言,2017年的路跑季,也是從2017/9月開始,一直到2018/3月結束。而這一篇,就是來記載2017年,我的路跑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