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投綁大選:程序正義、審議品質與公民參與的政治算計

公投綁大選:程序正義、審議品質與公民參與的政治算計

2025 這一波由公民發起的罷免案,第二批的投票在上週末告一段落。不過這不是我今天關心的話題。
8/23 有一案公投,稱之「重啟核三公投」,題名為:「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,繼續運轉?」結果同意>不同意票,但因未過500萬票的門檻,公投未過關

這也不是我今天想談的。

我想談的,是在公投結果出爐的記者會上,台灣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所談到關於公投法的修法

這次公投在沒有綁大選的情況下,投票率僅約3成,導致同意票沒能達到門檻,這是2019年民進黨修《公投法》把公投與大選脫鉤,把公投關入鳥籠的後果,「下個會期民眾黨會推動《公投法》修法,打破鳥籠公投,實踐主權在民的精神。」

週六晚跟週日花了一點時間作功課後,我對於公投投票日的修法爭論,有一個愈來愈強烈的感受:這不只是日期條文的選擇,而是三種價值的拔河—— 程序正義、審議品質、以及公民參與。


其實國民黨在今年五月就已經提案要翻盤 (改回公投綁大選)。這次黃國昌表態要推動把公投「綁回大選」,把這場原來沒有多少人關心的攻防重新推上檯面。問題在於,他這次的推動究竟是附和國民黨主張的公投綁大選,還是回到2021時代力量提過的「綁大選」? (可是他現在已經在民眾黨了… 民眾黨的版本不是這樣)

到底是是「理念(利益)一致的合作」,抑或只是路線剛好一致,又或者是還有其他考量? 這些現在尚未知曉的答案,未來自會牽動制度設計與政治現實的不同盤算。


閱讀全文

健康捐在草案裡的哪兒?
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要推動健康促進法的立法,裡頭所提到將針對「不健康的食物」課以「健康捐」,這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。然而,在 How 的文章裡,有一個健康促進法草案的 word doc 連結,好奇的我,便下載看一下健康捐到底是怎樣課的。

結果,我失望了。

這個在國家政策網路智庫 所找到的健康促進法草案 (首頁會被轉到政府入口網 – 公共政策大家談,但是 google 可以直接搜尋到內容),看了一下,裡頭的 13 條,沒有任何一條是有提到健康捐的。

閱讀全文

這是什麼健康促進法?

這是什麼健康促進法?

這個台灣,好奇怪。

政府為了「促進國民的健康」,「防治肥胖」,竟然要針對高熱量或高糖等「不健康」的產品,課徵「健康捐」:

國民健康局表示,當前國人健康最大的威脅是慢性病,例如:癌症、心臟病、中風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症、腎臟病等,而這些疾病的最重要成因,一是吸菸, 另一是與代謝有關的因素,包括不當飲食、缺乏運動及肥胖。吸菸的問題目前已有菸害防制法在規範,而肥胖的問題,仍待政府儘速提出有效的防治政策。

真的把肥胖當作一種威脅,要「防治」,好吧,過去常見的方式是宣導和鼓勵,現在竟然是要用處罰的方式,而且是利用稅捐的方式處罰購買/使用的消費者:

閱讀全文

我所理解的公共電視 (二)

我所理解的公共電視 (二)

這一篇,算是我讀瓦礫的《做個公公共共的好媒體》的筆記。

中鋼廣告 (by PipperL)

首先,我發現自己對公共電視的想像,跟所謂媒體的「公共化」,似乎還有一段的差距。我所理解的公共電視,只是媒體公共化的一種呈現方式,一個部份的達成。而我個人對於公共電視,也從來沒有滿足所有公共化定義、讓所有人奇蒙擠都爽的貪心和不切實際。

這些定義,在台灣社會運動的歷史上,幾乎都是以對立於另一個概念的形式來自我維護。例如公共化對立於黨政軍與老三台的關係、公共化對立於財團化、公共化對立於國家機器、公共化對立於政治與經濟階級壓迫、公共化對立於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產銷形式等等。

與其說是對立,我倒認為用「補足/ compensate」較是樂觀。因為黨政軍老三台,所以公共媒體補足黨政軍不想讓你知道的東西;因為財團化的收視策略,所以公共媒體補足少數人、弱勢族群的收視需求;因為文化工業演變成資本主義產銷形式,所以公共媒體提供其他文化生存/產銷的空間。

這些與其說是對立,還不如說是把一些因為黨政軍 / 政治 / 經濟 / 資本主義 / 市場的取捨,加上更多道德 / 倫理 / 良善的成份,再一次放上天平去決定報或是不報,播或是不播,製作或是不製作。然而因為時間有限,因為資源有限,本來是補足的,到最後卻可能變成排擠。這裡的排擠,變成非主流排擠主流,主流黨政軍 / 政治 / 經濟 / 資本主義 / 市場被排擠 (反正有這類需求的人還有其他的頻道可以選擇),乍看之下,就變成了對立,變成了瓦礫口中的對立。

只是這種「對立另一個概念來自我維護」的概念,其實不一定要舉著公共化的大旗。然而公共化這三個字這麼好用,地位崇高,一不小心,就被賦與了種種的想像和期待。

而我想像和期待的公共電視,可能就是其中一個/數個面向的呈現吧,我想。

閱讀全文

我所理解的公共電視

我不太清楚所謂的「被掛斷的 call-in」是怎麼回事,也還沒看到知名不具W君所謂的悔過書。然而看完 HOW 的《被掛斷的Call-in:公視總經理馮賢賢女士,請問公視願意公布所有管理階層以上的薪水與加給嗎?》之後,我意識到,我所理解的公共電視,和 How好像是很不一樣啊。

閱讀全文

我對禁用 docx 的看法

為什麼爭取軟體自由的法案,本身要靠限制政府機關的不自由呢?

昨天,在前往 Punch Party 9 的高鐵上,我看到了這麼一篇文章:來自立法院的好消息: 「隨身碟優先開機」 及 「禁用 docx」 。當時的感覺,是一種奇怪的違和感,「為什麼這種事情,要用立法院的法律規範呢?」

晚上,收到pofeng的推特:

pofeng : @othree @pipperl [禁用 docx 決議文] 是否方便描述問題在哪裡 ?

早上醒來,這一篇就冒出來了。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