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在一般的商業雜誌裡,常常藉著專訪或是特稿,來「進行一個置入性行銷的動作」。後來索性連記者採訪都免了,請廣告主供稿,雜誌報紙在角落加個「廣告部企劃製作」的小字就算盡了媒體的責任。
繼上次《一顆廣告之心的最佳例証》之後,在讀雜誌時,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把視線瞄到角落,去找找那一排小字,順便看看自己解讀的能力如何。往往,都不會讓自己失望。基本上,這類「廣編新聞」都有一些共通的特色,例如排版與前後頁的文章看起來不怎麼搭,而且在特意塞入大量文字假裝是新聞報導的情況之下,反而更容易露餡。
在這個時代,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。
其實在一般的商業雜誌裡,常常藉著專訪或是特稿,來「進行一個置入性行銷的動作」。後來索性連記者採訪都免了,請廣告主供稿,雜誌報紙在角落加個「廣告部企劃製作」的小字就算盡了媒體的責任。
繼上次《一顆廣告之心的最佳例証》之後,在讀雜誌時,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把視線瞄到角落,去找找那一排小字,順便看看自己解讀的能力如何。往往,都不會讓自己失望。基本上,這類「廣編新聞」都有一些共通的特色,例如排版與前後頁的文章看起來不怎麼搭,而且在特意塞入大量文字假裝是新聞報導的情況之下,反而更容易露餡。
這個年頭,消費者對於廣告、置入性行銷愈來愈敏銳,所以媒體莫不想盡辦法,把廣告變得不像廣告。不管是低調地找部落客來「試用」,還是靠著大探索、幫民眾找好康、介紹人物逐夢踏實的故事,只要閱聽人有好處,往往不會太在意從縫裡塞進來的耳語催眠。
不過,也有不怕死的故意跳出來給人劈的。
這兩天陸陸續續看到有關於部落格廣告文 / 置入性行銷的討論文章。本來以為這只是每段時間就會被提出來討論一番的月經題,沒想到這次話題的熱度比我預期的還熱烈了些。一時衝動,決定來整理一下個人看到的觀點:
richyli 寫了篇 《精準有效置入部落客/記者的大絕招:Junket》,裡頭舉了 Weblogs Inc. 為了不讓記者的報導受到廠商招待所影響,所開出的「承諾」。他也提到 Junket 的好用之處:
其次,拿人手短乃人之常情,人家招待你去外地旅遊,現在很多招待部落客的 Junket 甚至還有「車馬費」,你能不寫嗎?通常答應參加的同時就已經默認稿子會被處理了。如果參加了 Junket 之後不乖乖寫稿,除非真的夠屌,夠大牌,媒體夠響亮,否則下次絕對不讓你參加。這對於旅遊線的記者沒什麼,但一般線的記者,或者部落客,「損失」就很大 了。還有,人家的好意,你再怎麼「平衡」,老實說都是騙自己的。
richyli 在文章並沒有提到部落客在接受 Junket 的底限 / 界線在哪,不過就我身為他的讀者的解讀,他個人的立場應該是與文中所述的相近。
不過, DearJohn 對此事有不同的看法。他在《別人的部落格文章廣告化,究竟關你什麼事?》裡,認為部落客的倫理規範不應該與記者相提並論。而且由於讀者並沒有付錢來閱讀部落格文章,因此部落客有權選擇自己想說的、想寫的文章,就算是整個部落格文章都是廣告也沒關係,重點是文章寫的精不精彩:
這一篇,本來應該是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,畢竟,在中時大裁員之後,不管是慕情的文章,還是阿潑的文章,都已經把我心裡一些對於所謂的菁英報的看法,或者是地方記者存在的價值,都點出來了。在「手上稿擠」這個很爛的偷懶藉口的掩護之下,本來我應該可以偷偷裝作若無其事地錯過這一次的討論。然而,由於某些機緣,我終究還是打開了寫了一部份的草稿,然後試著把他完成。
先說說所謂菁英報好了。
如果說,中國時報的下一個目標,是讓自己變成所謂的菁英報。而他所謂的菁英報,是公開信裡頭所提到的:
讀者對象應該是高社經地位、高教育程度、高所得收入、高度國際觀及高度社會參與的各界意見領袖。但由於我們能是一個綜合性報紙,因此應該涵蓋的將是不分年齡層和地域性的所有讀者。也就是說,未來的中國時報雖是偏重社會菁英,但並不孤芳自賞的脫離現實。
很不幸的,我看不懂他的目標。什麼樣子的客群,才是「高社經地位、高教育程度、高所得收入、高度國際觀,以及高度社會參與的各界意見領袖」,又同時是「不分年齡層和地域性的所有讀者」。我想來想去,最有可能的還是所謂的「中產階級以上」。
如果是「中產階級以上」,才能夠一方面訴求所謂的菁英客群,一方面用中產階級的閱報量來支撐一個報紙的運作。
只是誰來告訴我,這個訴求的客群,跟之前「傳統大報思維」的中國時報,有什麼特別的不同?
我總覺得我是在老調重彈,可是又覺得如果不寫出來提醒一下自己的話,萬一有一天忘記偏離了我預定的步調,就不好了。
我是在Twitter上看到這兩、篇 由 Mr. 6 談 艾瑪、Google adsense、全職部落客跟利益商機的文章。 一開始看了只覺得是老調重彈,畢竟這些什麼「全職部落客」、「部落格行銷」從部落客開始火紅(好久沒用到這個詞了) 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。談論/評論的話題大同小異,但是一方面可以讓新加入的blogger參與/省思,另一方面則可以看看在新的時空環境之下,會不會有新的創意和想法冒出來。舉例來說,說到靠 google adsense 賺錢廣告,過去會提國外月收多少多少的 A list bloggers,現在則是拿艾瑪當作範例;說到部落格行銷,玩法就更創新多變了,從電影試映會、賣書,到部落客旅行團、新部落客旅行團,再加上其他廠商新奇的想法(像是之前天下319鄉闖關玩遊戲的活動),讀者感到新奇,廠商得到知名度和曝光,配合/參與活動的 blogger得到利益,這種三贏的情境,好像沒什麼不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