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寫過的《使用Garmin 訓練計畫要留意》已經是八年前的內容了,隨著軟硬體不斷進化,很多細節都值得更新。以下是我這段時間常用、也覺得實用的新功能及設定方式,更新在這裡。建議先去舊文讀完後,再過來接著讀。
運動
遊民週記 32: 2024 新竹馬拉松 半馬
有時候,會搞不楚自己到底是退化了還是沒有。幫忙解女兒的數學題時,解出來會覺得自己腦子還堪使;但看偵探電影時,關鍵情節卻要用回放的方式,看兩次才知道原來如此。
參加過的路跑也是。這次在賽前整理行李的時候,才發現原來我沒有參加過新竹馬的半馬。之前兩次都是報全馬,高架快速道路(現在絕響了)、城區巡禮、公園竹田、水源河濱、十八公里海岸線、再加上大風、大雨、烈日,跑在新竹的回憶參雜著平日在地練習的記憶,久而久之,我都快分不清楚哪些是比賽,哪些是練習了。後來想想,只要腦袋回放裡眼中看出去看得到其他成群的跑者,應該就是賽事;反之則是練跑。
2022 新竹馬拉松 全馬
棧板要收了,寄物區的工作人員們開始合照,應該是快要收工了吧。我把東西收進路協的衣保袋中,勉強地站起來,撐開雨傘,走出帳篷。
雨傘馬上在強風中開花。
看看周圍的人們,想想半個鐘頭之前的自己。我收起雨傘,走在雨中,就跟今天稍早那五個小時的自己一樣,享受「跑者是防水的」這句名言。
新竹馬,謝謝你。
2020 田中馬拉松 半馬
雖說今年一起報名時的目標是要吃飽吃好,但是比賽前一夜我跟他聊天時,
他說他想改成挑戰半馬破2。 (跑友的話果然不能信)
「這樣你不就吃不到東西了?」我問。
『再看看啦!說不定狀況不好。』
「那你就不用等我了,我慢慢跑慢慢吃。」我心虛地說 (反正我也跑不太動)
2019 日月潭環湖馬拉松 29K
跑進最後一個隧道,跑回向山遊客中心。我跑爆了,卻還是在原來目標設定的時間內跑完。看了跑表,里程只有28.46K,少了500m,送了我寶貴的3分鐘。沒有BP,沒有新紀錄,沒有開心或不甘心的淚水,只有喘息,補充水份,跟小心翼翼的賽後伸展。自己知道還有改進之處,知道自己的上下坡需要鍛練,知道自己的意志力極限,還不能讓自己滿意。
2019訓練計畫:6~7月
從 8K,9K,10K,慢慢地能跑的距離愈來愈遠,雙腳的感覺也愈來也好。五月底跑完兩次E60都無不適後,我知道新一輪課表的訓練已經在等我了。於是翻出之前已經作好一半的功課,繼續完成課表的規劃。
2019 萬金石馬拉松
早上三點,我站在電梯裡,看著鏡中的自己,深呼吸告訴自己,就當跑個 long run。按下電梯的按鈕,「電梯關門中~」微小的語音在黑夜裡隔外清晰。 電梯的門緩緩關上,我和電梯一起落下。
2019 新竹城市馬拉松
我最早發現的,是指導教授的身影,然後是我最愛的小幸福 (和小平安)。不過他們很明顯都沒有發現揮舞著左手的我。等到足夠靠近時,我大聲喊出「小幸福!」
發呆中的小幸福首先反應過來,然後是小平安,最後是低頭滑著手機的指導教授。當小孩大聲為我加油時,我已經掠過他們。
最動人的加油聲,開始出現在身後。
前面,還有一個半馬呢!
2018 田中馬拉松
田中馬,再一次教導我,馬拉松沒有這麼簡單。不管是10K,還是全馬,都一樣。在熱情的鄉親加油聲中,在豐富的補給中,路跑的本質,其實是不變的。唯有深刻的體驗到教訓,自己才會進步,才會成長。兩年前的10K是這樣,兩年後的初馬也是這樣。當下,我只有疲憊和不甘心,但是在回程的高鐵上,我才體會田中馬想要教我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