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完成了一個週期的 Garmin 教練計畫,也已經開始迎接今年的跑季。
今年的跑季並沒有報名什麼計時/目標破pb的賽事。一方面是因為台北馬的報名踊躍狀況已經造成了我有些反感的程度;另一方面是我想回歸「把身體練到可以進步/破pb;而不是為了破pb 去訓練」的初心。
可能也因為心態的改變,對於訓練,有更多的寬容和試驗。
趁還有印象的時候,上來寫寫心得:
在這個時代,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。
前陣子完成了一個週期的 Garmin 教練計畫,也已經開始迎接今年的跑季。
今年的跑季並沒有報名什麼計時/目標破pb的賽事。一方面是因為台北馬的報名踊躍狀況已經造成了我有些反感的程度;另一方面是我想回歸「把身體練到可以進步/破pb;而不是為了破pb 去訓練」的初心。
可能也因為心態的改變,對於訓練,有更多的寬容和試驗。
趁還有印象的時候,上來寫寫心得:
之前寫過的《使用Garmin 訓練計畫要留意》已經是八年前的內容了,隨著軟硬體不斷進化,很多細節都值得更新。以下是我這段時間常用、也覺得實用的新功能及設定方式,更新在這裡。建議先去舊文讀完後,再過來接著讀。
以我 30%就會充電的個性,真正做到一週(7天)充一次電即可。忘了充電時,還有30%可用,也就是還有兩到三天的餘裕。如果真的旅行在外沒有充電器,還可以啟動955的低耗電模式。(但我還沒用過就是)
跑步時帶不帶手機?
看到馬力歐在臉書上說到他買了Pocket Casts 的升級版,這樣就可以用Apple watch來聽podcast,不用帶手機出門。我想起了自己在跑步這條路上,為了不帶手機,所花費的心思…
因為買了Garmin Forerunner 935,加上看了幾本徐國峰教練的書,所以開始把以距離為主的跑步慢慢轉換成以心率為主,搭配科學化數據的訓練。結果卻碰上數據跟體感搭不起來的奇怪現象…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