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出版.急嗎?

「本來想寫 DRM 的,寫著寫著卻發現自己的焦慮其實是在更眼前的問題……」

老貓花了很多時間,在討論電子書、 DRM 、內容產業的相關議題。

先說說電子書好了。在《硬體熱、內容冷,台灣電子書產業奇景》這篇文章裡,老貓的想法,其實在標題就已經說得很清楚。

新聞裡,的確一堆電子書「硬體」的新聞,相較之下,軟體/內容產業好像占的版面就沒那麼大了。

Is dat een e-book? (by marketingfacts)

然而,我倒覺得與其說是內容產業被忽略了,還不如說現在的瓶頸主要還是在硬體。

在數年前,提到電子書,人們浮現的下載到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的電子檔。再來,閱讀器縮小到 PDA 和智慧型手機。今日,人們討論的是像 Kindle 這種在硬體技術上更趨近「書本」 — 不管是耗電、閱讀品質 — 的電子書閱讀器。

而軟體,或是內容產業,包括數位內容、軟體、DRM、獲利模式,無論在哪個硬體平台上,軟體和內容,一直都在那兒。

只是進步多少,需求多少,從不值一提到愈來愈受重視,會不會變成主流反倒把紙本比下去罷了。

今天,硬體熱,是因為硬體的突破,我們有了更多的可能,包括可以看一整週不充電的閱讀器,可以快速下載書本的閱讀器,看久了較不傷眼質感也跟書比較像的閱讀器。即使現在的電子書硬體離書本還有一段距離,許多在書本上能做的事 (例如翻頁、夾紙條、劃線作筆記、彩色印刷) 也還差書本一截;然而另一方面來說,體積、重量、全文檢索、和印刷成本,電子閱讀器也在想辦法攻下它自己的山頭。

因為硬體的突破,所以機會到來了。戰國時代到來了,新的商機,新的人口,新的炒作,新的獲利模式。拜金融海嘯之賜,台灣這兩年在硬體/代工忍氣吞聲苦水往肚裡吞了不少,品牌、出海口、紅海、低毛利、代工、代工、代工。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新餅,當然飛蛾撲火似地先上再說 — 管他餅是不是有傳說中的那麼大。

對數位內產業,機會也來了。然而,放眼全球,台灣的數位內容產業在全世界裡所占的比重,相較於硬體產業在全世界裡所占的比重,只是「在地」的存在而已。

如果我是內容產業,這對我而言,才是焦慮所在。

扶植硬體產業,即使裡頭沒有中文書單可以下載,沒關係,Amazon 跟世界上其他的出版組織會填滿這個空缺 — 即使裡頭少了中文。如果要打開台灣 / 華文的數位閱讀產業的門,現在自己搞一套當然可以 (藍海之所在、白老鼠之所在),等到哪天洋槍洋砲決定進攻東方,他們用的那一套自然會移殖過來 (這算紅海嗎?) 。

接下來的三五年,即使電子書再怎麼炒,硬體的發展,仍然需要時間的。而軟體相較之下,在技術上反而不受什麼限制,可以發展任意的選項,包括 DRM、、散布與交換、獲利模式、數位與紙本的結合、行銷等等。今天老貓在《建立以自由複製為動力的數位出版產業》所點出的問題,我認為其實還有許多時間可以去 cook,去嘗試,去讓市場決定。

要讓市場決定,前提是,市場要出來。

要讓市場出來,前提是,硬體要被接受。

如果全壓寶在現在的 EPD 電子書,過了半年一年,可能大家都要開始問,當初說好的市場,到底在哪裡?

這才是我的焦慮,一個不在出版業、也不在數位出版產業裡的人的焦慮。

ps. 也許手機 / iPhone可以搭搭便車,開出一塊市場也說不一定……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